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党建先锋

破纪录!北京马拉松赛中国选手李伟夺冠|米兰集团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06:20:51  浏览:
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周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的三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年度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中国选手李伟以2小时06分5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赛会纪录,也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最佳表现,女子组冠军则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蒂吉斯特·盖布雷以2小时21分34秒的成绩获得。

清晨六点,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声鼎沸,尽管气温偏低,但选手们的热情丝毫未减,专业运动员在起跑线前进行最后的热身,业余跑者则忙着合影留念,北京市市长出席起跑仪式并鸣枪,比赛在七点整准时开始。

破纪录!北京马拉松赛中国选手李伟夺冠

赛事进程:李伟后程发力逆转夺冠

比赛开始后,第一集团由五名非洲选手和三名中国选手组成,配速保持在每公里2分55秒左右,来自肯尼亚的卫冕冠军基普科奇始终领跑,中国选手李伟和董国强紧随其后。

通过半程点时,基普科奇以1小时03分12秒的成绩领先,李伟落后3秒位居第二,此时集团只剩下六名选手,包括四名非洲选手和两名中国选手。

转折点出现在30公里处,基普科奇突然加速,试图甩开其他选手,只有李伟和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拉能够跟上,三人形成了领先集团,将其他选手远远抛在身后。

“基普科奇的加速很突然,但我当时感觉状态良好,决定跟上他。”李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我知道如果此时被甩开,就很难再追上了。”

最后五公里,比赛变成了三人之间的较量,基普科奇显然因为前面的加速消耗过大,步伐开始沉重,阿贝拉在40公里处尝试超越,但李伟紧随其后。

最后两公里的争夺异常激烈,李伟在41公里标志处突然加速,瞬间超越了阿贝拉,这一出乎意料的加速让对手措手不及,尽管阿贝拉奋力追赶,但李伟保持领先优势直至终点。

“最后时刻我什么都没想,只是全力向前冲。”李伟回忆道,“听到观众的欢呼声,我知道离终点越来越近,必须坚持住。”

李伟最终以2小时06分57秒冲过终点,将原赛会纪录提高了整整48秒,阿贝拉以2小时07分03秒获得亚军,基普科奇以2小时07分28秒位列第三。

中国选手整体表现优异

本届马拉松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除李伟夺冠外,董国强以2小时10分36秒获得第七名,创个人最好成绩,共有五名中国选手闯入前十,这是北京马拉松历史上的首次。

破纪录!北京马拉松赛中国选手李伟夺冠

中国田径协会主席在赛后表示:“今天是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历史性时刻,我们看到了中国选手与世界顶尖选手竞争的实力,这得益于近年来科学的训练体系和竞赛组织。”

女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展现了强大实力,包揽前三名,蒂吉斯特·盖布雷以2小时21分34秒夺冠,这一成绩也打破了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张美霞以2小时28分45秒获得第四名,遗憾与奖牌失之交臂。

赛事组织与保障

本届北京马拉松组委会在赛事组织和保障方面做了充分准备,沿途共设置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功能饮料和能量胶等补给品,医疗方面,安排了200余名医护人员和20辆救护车随时待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组委会特别增加了环保措施,所有补给站使用可降解纸杯,赛道沿途设置分类垃圾箱,鼓励选手和观众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米兰体育官网

赛事志愿者队伍也是马拉松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,来自北京各高校的3000余名志愿者在凌晨四点就到达指定岗位,为选手提供引导、补给和翻译等服务。

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王琳是第一次担任马拉松志愿者:“虽然很累,但看到选手们冲过终点时的激动表情,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,特别是看到中国选手夺冠那一刻,我们都激动得哭了。”

业余选手的马拉松情怀

专业选手竞争激烈的同时,业余选手也在享受马拉松的乐趣,今年参赛选手中,业余跑者占比超过99%,他们中有企业高管、大学生、退休老人等各行各业的人士。

58岁的刘建国完成了他的第30场全程马拉松。“我50岁开始跑步,从最初跑一公里都困难,到现在能完成全程马拉松,马拉松改变了我的生活。”刘建国说道。

来自上海的律师张伟以3小时28分完成比赛:“工作压力大,跑步是我最好的减压方式,虽然成绩一般,但每次完成马拉松都有一种征服自我的成就感。”

组委会今年还特别设置了慈善名额,通过慈善报名渠道募得的资金将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体育设施建设,这一举措得到了跑者的积极响应,2000个慈善名额在开放报名后十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。

马拉松经济效应

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,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应,比赛期间,北京酒店入住率提高了25%,餐饮、交通和旅游等相关行业都受益匪浅。

来自广州的跑者赵军带着全家来北京参赛:“顺便旅游三天,参观了故宫、长城等景点,比赛报名费加上交通住宿旅游,总共花费近万元。”

体育用品销售也在赛前迎来高峰,据北京市某体育商城统计,最近一周跑鞋销量比平时增加了200%,运动服装和配件销量也有大幅增长。

中国田径协会表示,将继续支持马拉松运动的发展,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培育更多国际级赛事,提高中国选手的竞技水平,也将加强对业余赛事的规范化管理,确保赛事安全和质量。

对于明年的北京马拉松,组委会承诺将继续提高服务水平,引入更多科技元素,如人脸识别存取包、赛道实时追踪等,为选手提供更好的参赛体验。

李伟的下一个目标是参加明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:“今天的成绩证明了中国选手有能力与世界顶尖选手竞争,我会继续努力训练,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,为祖国争光。”

北京马拉松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,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,数万名选手在赛道上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体育精神,这项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的赛事正焕发出新的活力,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